政策资讯

Policy Information


信创概念火热 2026年产业规模或将突破2万亿!

来源: 重庆市软件正版化服务中心    |    时间: 2023-05-24    |    浏览量: 65067    |   

信创概念盘中走高,截至午间收盘,杰创智能(SZ301248,股价31.48元,市值32.26亿元)、卓朗科技(SH600225,股价5.79元,市值197.5亿元)、久其软件(SZ002279,股价6.42元,市值55.58亿元)等涨停,英飞拓(SZ 002528,股价11.32元,市值135.7亿元),吉大正元(SZ003029,股价36.58元,市值68.17亿元)等涨超5%。

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,是数据安全、网络安全的基础,涵盖基础硬件、基础软件、应用软件、信息安全四个部分。信创产业的本质是发展国产信息产业,旨在实现“自主可控、安全可靠”的发展目标。前瞻产业研究院预估中国信创产业市场规模在2026年或将突破2万亿。

面对信创行业广阔的市场空间,近年来不少企业纷纷入局,但从细分领域看,我国在信创最薄弱的环节集中在CPU芯片和操作系统领域。中国银河证券指出,CPU芯片我国的国产化率仅有0.6%,国内市场主要被Intel和AMD把控,两家市场占比超95%;GPU市场主要被NVIDIA和AMD占据,两者共占约99%市场份额,国内几乎为零;桌面操作系统主要被微软的Windows系统和苹果的MacOS系统所垄断,两者市场合计占比超90%。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,国内虽有麒麟、统信等但也是基于Linux开发。

虽然突围难度巨大,但技术自研已经成为必要。

基于ARM的PC占比将提升

当前,中国芯片采用的是分散突围的策略,可以分为三大流派:以华为、飞腾为代表的ARM派,以兆芯、海光为代表的X86派,和以龙芯为代表的自研派。对应的,整机、操作系统、应用生态等,都是架构在这些不同流派的芯片之上进行适配。整体来看,呈现出一种七国八制、群雄逐鹿的情形。

很多人认为,选择X86还是ARM是一个技术问题,但实际上,这并非选择题,而是基于业务和成本,在短期路线和长期路线中做出的合理规划。

公开资料显示,X86始于1978年,通过迭代成为台式机和服务器等领域的霸主,但近年来其在低功耗高性能的移动领域发展缓慢;1994年,诺基亚、德州仪器试水ARM,随后高通、三星、华为、联发科等掀起了智能手机的黄金十年,推动ARM在算力上一举超越X86,完成弯道超车。

不仅如此,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也开始转入ARM阵营。2020年苹果旗下MacBook笔记本电脑、Mac一体机和平板电脑配置的M1芯片表现出ARM架构性能的潜力和低能耗优势。服务器领域,华为已经于2019年推出基于ARM架构的鲲鹏920服务器芯片,性能对标Intel至强8180;英伟达也在2020年推出了基于ARM架构的Grace服务器芯片。

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总裁曾表示,ARM预计到2026年或将占据30%的PC市场,以及50%的云服务器市场。另据IDC数据,在2022年第三季度,苹果M系列SoC占据了13.5%的PC市场。

多家机构看好信创

当前,中国信创产业正在与时间赛跑,其中PC作为直接面向用户规模部署的终端,除了面临芯片的挑战外,生态的发展也至关重要。实际上,分散不统一的芯片发展方式进一步导致了国产生态适配的缓慢。

而华为是中国信创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。今年4月,华为消费者业务改名为华为终端业务,此后华为不仅提供消费级产品,还将进入企业、行业、政府等商用领域。华为面向商用领域主要提供笔记本、台式机等七个产品品类。在芯片方面,作为ARM技术路线的华为麒麟990采用7nm+EUV工艺制程,首次将5G Modem集成到SoC上,拥有103亿个晶体管,也是国产化台式机处理器中当前唯一超千万级发货的芯片,其性能、稳定性、可靠性等已经过市场检验。

在生态上,目前,搭载HarmonyOS的华为终端设备超过3.2亿;基于麒麟/盘古芯片平台,已适配软件生态1万,硬件生态1.9万;华为商用终端还打造了“伴飞”服务,根据用户的场景制定生态适配方案,让信创生态由可用到好用。另外,华为还覆盖了信创产业的底层软硬件:芯片+操作系统+整机。

近日,多家机构表示看好信创产业,并建议重视“大信创”板块机遇。据悉,信创分为小信创和大信创,小信创是党政办公领域的信创,大信创则涉及诸多行业,包括金融、能源、交通、医疗、教育等。其中,中国银河证券认为,作为科技主战场的信息科技领域,“大信创”在国家战略高度中的基础性、关键性、自主性和安全性特征全方位凸显,未来一段时间预计“信创”有望迎来政策持续加码。

中信证券则表示,近期各类外部事件加大信创产业关键品类安全稳定供应的不确定性,信创产业发展的紧迫性、重要性持续提升,市场对此的认知逐渐形成一致。我国加强信创产业发展可控性已成为长期明确方向,中短期推进的紧迫性也获得进一步提升。

评论

QQ咨询 扫一扫加入群聊,了解更多平台咨询
微信咨询 扫一扫加入群聊,了解更多平台咨询
意见反馈
立即提交
QQ咨询
微信咨询
意见反馈